首页

优美调教

时间:2025-05-29 05:11:11 作者:贵州将以政府组团形式首次亮相境外综合类世界博览会 浏览量:95510

  中国的国防支出预算问题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都是外界关注焦点之一。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显示,今年中央本级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6655.4亿元人民币,增长7.2%,增幅与去年持平。

  对于中国国防支出预算,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表示,要正确理解国防支出预算的“和平底色”,需通过两个维度观察。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首先,国防支出预算不能只看数字大小,更要看其用途是什么,效果如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杨明杰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同于一些军事大国将财政预算直接用于战争军火制造,中国国防支出是为了应对自身面临的复杂安全挑战,也是为了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

  记者梳理发现,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声音在今年两会上有更多明确释出。比如,回答中国第四艘航母在建情况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委员袁华智强调,中国建航母不是为了跟美国比,而是为了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国家权益。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在人大会议首场发布会上提到,中国总体保持国防支出合理稳定增长,是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更好履行大国国际责任义务。

  具体而言,作为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本身面临复杂的陆地边界与海洋权益问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积极参加国际灾难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尤其是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军事能力提升,获益的不仅是中国,更是世界。”杨明杰说。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预备会议。图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走向人民大会堂。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第二个维度在于,中国国防支出预算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中国国防支出预算多吗?据娄勤俭介绍,与美国等军事大国相比,中国国防支出无论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还是国民人均国防费、军人人均国防费等,一直都较低。

  中国军网“钧正平工作室”8日发文说,从2016年起,中国国防费预算连续9年保持个位数增长。反观其他国家,美国、日本、印度等国防预算增幅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拿国内生产总值占比来说,中国国防费常年维持在占比百分之一点几,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美国的这一比例在3%以上。按人均军费开支算,美国则是中国的15倍多。

  文章称,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这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

  “事实上,对照国防建设需求,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盼,中国军力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我们正在发展中弥补差距,而不是要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杨明杰说。

  然而,为何仍有一些外媒炒作“中国军力威胁论”?杨明杰表示,这种恶意猜测的核心仍在于其对中国军事建设意图的错误评估。

  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在阐述今年收支政策时,明确了国防预算支出方向,其中提到,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研究完善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支持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就业等工作。

  针对所谓“隐形军费”猜测,杨明杰表示,这是一些西方国家的“镜像式”思考,在用他们自己的做法来揣测中国,中国国防支出预算向来适度合理、公开透明。

  正如娄勤俭所言,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愿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中国新闻社

  原标题:《(两会观察)两个维度观察中国国防支出预算的“和平底色”》

点击进入专题: 2024年全国两会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一南极企鹅宝宝在广州破壳降生

从2004年开始,刘韦评为身边的残疾朋友送生活用品、护理用品、分享康复经验,以家庭为单位聚会。后来,他成立“张掖市韦评残疾人工作事务所”,为大家做伤后心理健康疏导,开展身心康复讲座,联系爱心企业支持,带着大家做微商,“尽量让大家从残疾人的伤痛中走出来,回归社会,通过努力有点收入,哪怕是能为自己和家人交个电话费。”他说。

国家统计局: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

田海博介绍,自2018年起,东极六感便开始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游戏研发,先后推出《第五大发明》系列游戏产品。其中,基于中国榫卯结构的空间解密游戏《匠木》,上线后获得了6000万次下载,1000万注册用户。上线4年来,保持着每月10万新增用户。《匠木》项目在中国故宫博物院和法国卢浮宫成功展出,并被法国吉美博物馆收入展示。2021年8月,它还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

台智库:台湾商业服务业景气回升 忧“内温外冷”难持续

中汽协秘书长付炳锋: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有望实现1150万辆

2023年,搭建“数字8惠”基础设施,通过“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经营”双轮驱动,推出“惠测额”“企业App普惠融资专区”“融资惠有招”等线上化工具。据介绍,企业客户借助“惠测额”小程序集成的各大产品“一键测算”功能,可在输入企业信息等字段后即可获知可能获批的授信额度。同时,客户经理也可及时获取企业的融资意向和测额结果,快速响应需求。该功能上线不到一年时间,已有超过2.6万家企业完成测额体验,其中超过2600家成功获取贷款,累计授信金额超过72亿元。

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改革创新中看发展动力。无论是对于四季度经济发展目标,还是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改革与创新始终是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确保四季度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势头,要向改革要动力。从“两重”建设加快落地,到“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从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正在推进,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再提速,各地各部门要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通过“政策加力”和“改革发力”的组合拳,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力量。科技创新释放发展新动能,成为中国经济的鲜明特点。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3%。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效应不断显效,全年经济将呈现前高、中低、后扬走势。各地各部门要抓实改革与创新,激发各方面的动力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